isPc
isPad
isPhone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动态

中国游艇产业进入市场细分和专业化推进阶段

发布时间:2013-11-30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大陆才正式接触游艇这个新兴事务,萌芽时期制造的游艇以来料加工豪华游艇为主,这些游艇均以出口形式输出到国外。在那个资讯不发达的年代,除非是业内人士普通人很难接触甚至听闻到游艇,然而也许就是游艇的这种特殊出现形式预示了游艇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必然是从高端到普通大众的缓慢过程。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的暗淡表现给了亚洲一个机会,从上游的游艇制造到中下游的游艇销售、服务、培训等无一不抢占这一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在经济上的抢眼表现,引得国际大牌游艇企业纷纷垂青。在国际大牌主导的市场下,成交的游艇类型往往是豪华型的商务游艇,买家也多数被大型企业、上市公司所占据。即使在承担一部分宣传普及游艇休闲、亲水活动作用的游艇展会上,传出来的消息也都以刷新游艇历史成交价为荣,可想而知这对一般家庭而言是多么难跨越的一个高门槛。

游艇本是个舶来品,对比她的起源地及盛行地区,我们发现在那些地区游艇被赋予了更亲民的意义与内涵,更能体现出她的价值与魅力。

经过对欧美游艇产业的考察发现,在游艇消费市场中占据大比重的并不是动辄上百万的豪华游艇,而是更适合一般家庭出游欢聚的经济型游艇,钓鱼艇和帆船是这类游艇的典型代表,二者能占据70%的市场份额,其中,钓鱼艇占45-50%,帆船占20-25%。由此,我们能轻易得出一个结论:钓鱼游艇在游艇消费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深入到欧美及水上休闲运动发达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的游艇消费是否可以跨越集团消费、富豪消费的超级游艇小圈子?中国的国情是否适合钓鱼游艇的普及与发展?

答案是肯定的!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海钓俱乐部达到300个,海钓爱好者近40万人,职业海钓人200人,游钓船5500艘(含简易渔船),平均海钓爱好者每年出行的次数为24次,每年用于海钓的花费在8万元人民币左右,而且海钓爱好者的数量还在直线上升,潜在的市场被业内人士非常看好。

以大连市为例,每年6月开始,就进入了海钓活跃期,往返于漫长海岸线上各类钓鱼艇和渔船达五六百条,足以见得大连市海上垂钓的繁忙。业内人士透露,一般来说,一条用以出租的钓鱼艇每年出海天数可以达到100天以上,好的钓鱼艇甚至可以达到150天。

庞大的海钓爱好者为钓鱼游艇市场提供了消费基础,而且近年来海钓业较为发达的日本、韩国,因海钓鱼类资源减少,出现了海钓活动地点向外转移的趋势,与这些国家临近的中国,便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地区。我国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渤海是中国的内海,黄、东、南海是西太平洋的陆缘海,四大海域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其中浅海滩涂面积在水深15米以内的为1200万公顷,潮间带面积200万公顷。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加上6500多个岛屿岸线1.4万千米,共3.2万多千米。渔业水域和生物资源丰富,可供捕捞生产的渔场面积为81.8万平方海里。 我国海洋生物有3000多种,其中可捕捞、养殖的鱼类有1694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有150多种。

钓鱼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与钓鱼带动的综合经济效益比例为16。海钓带来的不单纯是钓一条鱼的概念,它钓来的是一场新型的“渔业”革命。在它所产生的规模和效益当中,还包含着更多的游艇经济、酒店经济、海景房产经济、休闲娱乐经济。

从客观因素来看,中国海钓产业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钓鱼游艇的基础,中国游艇市场也已经进入市场细分和专业化推进阶段,只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在推广海洋文化,推动海钓文化方面下大力气宣传,结合各地方优势,有针对性的去引导游艇消费。

而另一个横亘在中国钓鱼游艇细分市场面前的困境是,我国的游艇产业和游艇消费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国外进口的游钓船艇相比,我国目前设计的部分游钓船艇在游钓功能配置和船体结构的人性化体现方面确有不少缺陷,主要原因是普遍缺乏对这块市场需求的了解与客观判断。而且,国内需求方面大都把目光集中在公务艇与商务艇层面,一方面造成游艇制造厂商由于市场挤压带来的利润缩减,另一方面未来需求被日益看好且批量极大的国产化、私家用途的品牌游钓艇却少有研发推介或新品上市,形成市场真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根据中交协邮轮游艇分会的预测,未来5-10年中产阶级家庭将是中国游艇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相信随着中国海洋文化的推广和海钓产业的日渐成熟,钓鱼游艇大有可为!